當燃料在引擎中燃燒後,如果是完全燃燒的狀況下,所產生的物質是二氧化碳CO2跟水蒸氣H2O,當然也會有少數不完全燃燒及高溫燃燒下的污染物(如:一氧化碳CO、碳氫化合物HC及氮氧化物NOx),在引擎的進氣系統中,因為油品成分及高溫的關係會造成汽油在噴油嘴與進氣汽門上形成像油漆狀的膠質,原因是汽油的成分含有可溶性膠質及不可溶性膠質,不可溶性膠質會沉殿在油箱中,而可溶性膠質會藉由引擎運轉時所產生的高溫,堆積在噴油嘴、進氣閥門及進氣岐管中。而在燃燒室內由於燃燒所造成的高溫與汽缸壁的溫度較低接觸後,也會使得局部燃燒不完全而產生焦炭物質之積碳現象。
車輛在經過長時間使用之後,會因為油品、引擎設計及駕駛習慣等種種因素,而造成積碳現象;而這些積碳會對車輛造成的影響有:
1.車輛行駛性能降低
2.增加車輛排氣污染物
3.耗油量增加
4.冷車啟動不易
5.車輛惰轉時有抖動現象
車離子作用原理奈米粒子導入 :
1.在高溫高壓和有光線的環境下會產生電荷
2.產生的電荷會將燃料燃燒後產生的分子裂解成氧離子與少量的氫離子,因而產生助燃的效果
3.【遠紅外線電解除碳】四大系統保護作用
17年老車安裝,車況為2001年Metrostar 2.0,行駛里程為364,309公里,安裝後節油率約為10%,除上坡動力輸出車主有明顯感受外,主要是全車由引擎室傳來的振動明顯降低。
還有一例車輛為柴油大車 1992 年 7 月出廠,為一期車輛。依使用前數據之不透光率 K值 之平均值為 1.48 ,依標準為符合二期車的排放標準。在一次性除碳及加裝車載機系統使用後,不透光率 K值 之平均值為 0.64,符合四期車的環保標準,如果平均值再小0.05,就會符合五期 (小於0.6) 的環保標準。
有興趣的歡迎留下您的資料我們會有專人儘快與您聯絡。